在輕井澤好好喝杯咖啡一直是我和老公的夢想, 原本計畫在離開前回到輕井澤町喝上一杯. 沒想到鐵蛋一早就哭喊著肚子疼 (惟一一次沒帶腸胃藥出國, 結果就得了腸胃性感冒,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莫非定律"嗎?), 我們只好捨棄我們的早餐和咖啡. 還好輕井澤外圍剛好就有一間大型藥妝店, 對面還有一間看起來很像STARBUCKS的咖啡店, 一次解決了我們買藥和喝咖啡問題.
輕井澤離上高地約140公里, 看起來不遠, 但實際上得走一段山路, 所以趕到上高地時已經接近中午.
上高地有 "日本的阿爾卑斯山"之稱, 途中已經讓我們有身處歐洲山林的感覺.
早在1934年上高地就被指定為國家公園, 為了避免越來越多的車輛會破壞這美麗的山林, 日本在1975年時就實施私家車禁令, 也就表示私家車必須要停在 "平湯停車場"或"澤渡停車場"轉搭其他交通工具 (約30分鐘就會有一台接駁公車). 雖然今天是星期一, 但前往上高地的遊客不少 (建議大家最好在最外圍的站牌候車, 免得上車後找不著座位), 我們很幸運的排到2個位置, 否則無法想像抱著鐵蛋又要扛著腳架會是什麼樣的狀況 (還好車上有置物櫃可以塞我們的推車).
約30分鐘後, 我們在"大正池"上方下車, 先替鐵蛋買了些麵包果腹後, 我們沿著小徑抵達"大正池". 1915年6月6日, 由於燒岳火山噴發, 大量的泥石流將梓川攔截, 因此形成大正池. 雖然我和老公從未去過美國蒙大拿州, 但一見到大正池美景, 我們心中不約而同的浮出"大河戀"中的的美景.
一出小徑就看到幾艘停泊在池邊的船隻, 增添幾許孤寂感.
"穗高連峰".
"燒岳"是飛騨山脈中最活躍的活火山, 大約在2000年前曾爆發過.
"燒岳"與 "穗高連峰"倒映在湖面上, 是上高地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可惜當天微風吹拂, 無緣一見.
日本池子必有的生物--鴛鴦.
這兒的鴛鴦不怕人, 一看到鐵蛋靠近馬上一擁而上討食.
一隻水鳥搶著入鏡, 加入我們難得的全家福.
"大正池"畔屬於石礫質地, 對於我們這種帶推車的家長來說真的很不方便. 老公扛著鐵蛋 我扛著將近8KG的推車上山 (途中一個日本媽媽向我比手畫腳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助, 真是就甘心ㄟ). 雖然辛苦 (一度差點和老公翻臉), 但事後回想為了這樣的美景, 再累也值得 (僅大正池畔為石子地, 撐過這段路就好, 倒也不必過度擔心).
今天遊客不少, 大多都是來去匆匆的旅行團, 我們還碰到台灣團的旅客呢! 當他們知道我們從名古屋一路殺到輕井澤, 再從輕井澤趕過來, 連導遊都忍不住讚嘆. 沒辦法, 誰叫我們一家子都愛旅遊呢! 由於扛著一堆重物 (我猜應該沒有人會像我們一樣扛著進8KG的推車上上高地吧!)讓我們腳程落後大家許多, 剛好可以避掉和大家卡為拍照的情況, 更可以好好的 慢慢的欣賞這美麗的景致.
火山爆發引起大量泥石流攔截了梓川後形成大正池, 走過石礫岸邊可以看到許多被水淹沒後的枯萎樹木.
但還是有不少朝氣蓬勃的樹木穿梭其中.
沿途樹葉正逐漸由綠轉黃.
或由黃轉紅, 形成另一股有別於楓紅的韻味.
小鬼知道媽咪累了, 主動推著與自己齊高的推車.
沿著 "自然研究之路", 出了森林眼前突然豁然開朗, 原來是到了 "田代濕原". 這兒的地下水湧出形成田代池, 因是天然湧泉,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結冰. 不過 "霞澤嶽"不斷將泥砂沖刷而下及枯萎植物累積, 使得 "田代池"逐年縮小.
鐵蛋看到我們忙著拍照, 自己坐到一旁的長椅上乖乖等候.
原來是腳痠了, 脫了鞋揉揉腳.
天空與山嶽倒映於澄清的水面上, 有種奇幻的感覺.
"上高地"的美彷彿是上天用盡各種顏料揮灑而成, 每處都美得讓人驚嘆, 難怪被稱為 "神的故鄉".
我們一路拍拍走走, 不知不覺就來到今天的中繼站 "田代橋"與 "穗高橋". 前面的叫 "田代橋", 後方則為 "穗高橋".
來到這, 鐵蛋開心的耍起猴拳.
往"河童橋"的路上, 一邊是寬闊的梓川, 一邊是參天的樹林.
遠遠的已經看到河童橋旁的飯店, 代表今天的旅程即將結束.
趁四下無人, 趕緊來張全家福, 記錄這幸福的一刻.
鐵蛋撒嬌喊著腳痠, 老公顧不得肩上還扛著相機, 硬是一手抓著腳架一手推著他. 鐵蛋啊! 你要永遠記住這畫面!
終於來到上高地的象徵--"河童橋", 趁天黑前來張今天最後的全家福.
並排聳立的西穗高嶽、奧穗高嶽、前穗高嶽、明神嶽等, 而穿流於鑽天柳、落葉松林間的梓川風景也很優美.
候車處旁發現這間可愛的"上高地郵便局", 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建築, 很符合"將大自然留給未來孩子們"的呼籲.
天色漸漸黑了, 我們趕著取回車子, 準備越過立山黑部入住松本, 為接下來的行程做準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