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村", 一個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小村莊, 憑著有如童話般的建築外觀被世人冠上 "冬日童話"的美名,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合掌村"早年被規劃為水壩預定地, 因部分合掌屋被破壞而引起了當地居民保留合掌屋的決心. 在1967年開始以具有400年歷史的 "田村家住宅"為中心開始有計畫性的保護這些建築並將各地合掌屋逐漸移至白川鄉保存, 1971年成立 "白川鄉荻町村落自然環境保護會" 並制定了保護資產的住民憲章. 經過多年的努力, 合掌村已經成為現今最大的合掌村聚落(目前共有113棟).

看到這休息站外觀就知道白川鄉近了. 真的好喜歡這個休息站, 怎麼能做得這麼可愛!

HgiYgO3w77p5_23fG7niOQ.jpg

沿著白川鄉街道進入國道156再轉往國道360號, 就可以抵達"荻町城跡展望台", 在此最適合一覽合掌村全貌, 是許多名信片取景之處.

O_ovIYCxO5w9VivRZ8bAoQ.jpg  

DPP_0364.jpg

DPP_0501.jpg     

沿著 "荻町城跡展望台"旁的山路下山可以抵達 "合掌村" (停車場這頭的照片).

DSC06537.jpg

 好漂亮的人孔蓋, 精確的刻畫出合掌村特色.  

rpQPgkPTDK_mu3SJPrPgeA.jpg  

順著下山小路很快就可以抵達鼎鼎大名的 "和田家", 是江戶時代中期到後期的建築, 有超過400年的歷史, 聽說是第一任村長的家.這間房子是合掌村中鎮中最大的合掌造, 也是修繕最完整, 保存最良好的建築, 目前對外開放為博物館, 主要陳設當地民眾生活用品及耕作農具等. 考量時間不早, 我們決定放棄入內, 選擇在戶外曬曬太陽 欣賞風景.

光從外表實在看不出 "和田家"為一棟5樓建築呢!

eC_dpIS1fRqjrJLJheaVgw.jpg  

"合掌村"冬天氣候十分嚴峻, 為了防止沉重的大雪壓垮屋頂, 當地的茅草屋都設計為尖形屋頂, 看起來就如同人兩手合掌一般, 因此房子就被稱是 "合掌造", 村莊就取名為 "合掌村". 合掌屋雖然外型可愛, 但建造過程不用一根釘子而是僅以卡楯、結繩等古法建製而成, 所以實際上所運用的工法是非常的深奧.

為了適應寒冬所創造出的合掌造, 其屋頂傾斜角度可達到60度, 很像童話中的小屋 (圖為 "明善寺鄉土館")

DSC06491.jpg

這間合掌造掛著一個日本卡通中常見的惡鬼面具, 是用來趨吉避凶嗎?

DSC06503.jpg

窗戶看起來很像教堂的西式窗戶, 很特別.

DSC06409.jpg

連消防用的 "放水銃"都做成合掌造的模樣.  

DSC06493.jpg  
時間接近中午, 與其和滿滿的觀光客搶食, 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好好的取景拍照. 雖然很多網友推薦 "飛騨牛串燒"和"飛騨牛可麗餅", 但很可惜都沒找到著......殘念

最後買了 "飛騨牛肉包"果腹, 也算是有吃到當地名產.

HYV_pk04GjBcj_yiPmqHVw.jpg

外皮上印上大大的"飛騨牛".  

Ogk3huI6R0wDMono2ORarg.jpg

外皮澎澎厚厚, 帶有些許麵粉甜味. 裡頭餡料不少, 但吃不出"飛騨牛"有什麼不一樣.

GGRyLSw_ms4i0CqzMOtZ7A.jpg

我們在 "莊川"旁樹蔭底下讓鐵蛋填飽肚子, 老公趁這個空檔先去拍照.

DPP_0378.jpg

不知怎的, 鐵蛋吃著吃著就high了起來....."自high六連拍".

91V14S4UG4TkgWG0zbZrkw.jpg

efUlk1HwPHGUYMiFjNumVw.jpg

HCV3ieQO8ERnuDNWSWUwvw.jpg

R0qH2EVHyhqX_drVVgI1rg.jpg

RLP_izgvDAvx_AWg0NUuWQ.jpg

Zg6wh9qmm4AA14YhDLLG1w.jpg

可能是我們的笑聲太引人注目,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伯很高興的跑過來用著不怎麼輪轉的中文夾雜著日文和我們聊天. 原來老伯是在中國東北出生的日本人, 12歲後回到日本定居. 由於老伯居住在上高地以南, 沒什麼機會遇到中國人, 當他聽到很熟悉的中文時不禁讓他回想起小時候在東北的日子.

基本上合掌村可以簡單的區分成兩塊, 一塊是以民宿及民家為主; 一塊是過了相逢橋以觀光會所及野外博物館等為主. 我們從民宿附近開始逛起, 沿途可以看到許多佈置很精巧的民宿.

PTsClFlGmqAmyZ5ZQAp1Hw.jpg

W516DvtcqZNKM2wGI1g6pg.jpg

VA1SrOIlQL0wJ4hXL0C3tw.jpg

天氣太好, 連狗狗都瞇起眼睛在打頓.  

dSZgq0n1pI_xwWk3MPxC0A.jpg

有些民宿門口還有婆婆在販售精美的手工藝品或是當地野菜.

DSC06504.jpg

有些農家門口曬著一串串辣椒, 聽說曬乾後的辣椒乾吊串具有避邪的功用.

DSC06595.jpg

發現一戶住家門口的薰衣草竟然還盛開著, 讓我幾乎忘了現在已經接近秋末.

DSC06516.jpg

接近 "相逢橋"處發現一株逐漸轉紅的楓葉, 襯著藍天白雲和合掌造, 真的很像童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

DSC06512.jpg

一到5點就會準時響的大鐘.

DSC06514.jpg

因為合掌造的屋頂是以茅草建築而成, 大約每隔30~40年就必須重新更換老朽的茅草屋頂, 雖然無緣看到傳說中全村齊心協力合作更換茅草著盛況, 但還能看到更換茅草就已經相當幸運.

1hWUoGNySughhBSyS_xMQQ.jpg

DSC06518.jpg

"相逢橋". 由於另一頭是停車場,  這兒的旅客也多了起來.

DPP_0392.jpg

越過 "相逢橋"就可以進入合掌村這個世外桃源.

syJfLqFpJ_1DPhmWLDOWoQ.jpg

準備由 "相逢橋"進入合掌村的遊客川流不息

DPP_0395.jpg

DSC06531.jpg

DSC06533.jpg

過了 "相逢橋"這頭主要是停車場 "合掌造り民家園" 遊客服務中心和一些商家.

在野外博物館的"合掌造り民家園"裏, 將 27 棟在白川鄉各地使用過的“合掌造”房屋移建 保存在這裏. 園內還按古代農村的模樣, 建有寺廟 水車小屋 燒炭小屋 馬廄等建築.  (截自 "日本政府觀光局")

DSC06543.jpg

DSC06545.jpg

這兒商家很多, 可以在這打打牙祭或買些紀念品. 只是怎麼連一般商家都外觀都這麼殺底片呀!

1.png 

DSC06536.jpg

雖看不懂用途, 但覺得好可愛 (上頭還有個飛驒娃娃), 忍不住拍一張.  

未命名.png

這裡販售各種懷舊古樸的商品.

DSC06538.jpg  

冰淇淋店.

DSC06546.jpg

鐵蛋怎麼可能放過冰淇淋勒? 趁冰淇淋還沒融化, 趕緊搶拍...

2.png

未命名.png

想不到這年紀的鐵蛋已經會開始裝萌 (男生用"萌"好像有點怪...哈哈) 

3.png

讓他自己吃的下場就是變成小花貓一隻......"小花貓三連拍"

DSC06563.jpg

DSC06565.jpg

4.png 

沿著相逢橋往回走, 途中看到這戶人家門口設計了一個很可愛的池塘, 裡頭養了不少鯉魚, 水面上還放了隻假青蛙.

HNAyrcgd21mKwLDKhqz0vg.jpg  

遠遠的看到這三棟宛如童話中的夢幻小屋, 走近一看, 門口放置了幾張搖椅, 原來是已經化身為 "湧水咖啡". 若能在這璀璨的陽光下喝杯香醇的咖啡, 應該是人生一大樂事吧!

DSC06587.jpg

2jo_VUPUBAPImOlkwoyCKw.jpg

難得一見的全家福.

kL7_9Lmz7gm08pbq2RHJLw.jpg

網友們大力推薦必訪的咖啡店 "文化喫茶 鄉愁(ぶんかきっさ きょうしゅう)", 合掌造的外型, 門口還放了個沉思者雕像. 只可惜只接受大人入內, 我們只好與其擦身而過, 無緣入內品茗沉思.

DSC06571.jpg

DSC06574.jpg

"合掌庵"現已成為土產店, 許多人推薦入內購買合掌村間餅. 不過我對一旁紅色大傘比較有興趣, 感覺應該坐在傘下吃喝杯抹茶吃塊羊羹. 

DSC06584.jpg

舊時用來儲存米的 "唐臼場"當然也是合掌造囉!

DSC06578.jpg   

合掌村內處處充滿驚喜, 小溪中不但養了鯉魚, 一處甚至放了許多黃色小鴨, 增添不少童趣.

未命名.png   

眼見夕陽已經開始斜射, 也到了該離開前往名古屋的時候.

在合掌村外圍我們見到這美麗的景致, 忍不住停車拍照. 我和老公暗自許願, 希望來年有機會一家大小來這小住一晚並欣賞更如夢似幻的"合掌村點燈". 我們虔誠的期盼這天能早日到來!!

DPP_0423.jpg 

經過幾個小時的奔馳, 我們終於趕在晚上七點前抵達這次北陸昇龍道之旅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民古屋.

民古屋是日本中部地區政治 經濟 文化樞紐, 也是中部的工商重鎮, 更是日本人口第四多的城市. 

由於我們租車時間僅到晚上8點, 得趕在還車前飛奔至具有將近500年歷史的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於1525年由今川氏親建造最初的城堡, 於1532年由織田信秀接管. 江戶時代是尾張藩藩主居城, 是日本100名城之一. 由於名古屋城只對外開放至下午4:30, 我們只在外頭拍拍美麗的夜景就離開.

DPP_0426.JPG

名古屋城頂端閃閃發亮的就是著名的"金鯱". "金鯱"一開始是作為防火的符咒被用來裝飾大樑, 後來成為城主權利的象徵.

DPP_0429.JPG

還車途中經過美麗的名古屋塔.

DPP_0432.jpg  

晚上我們安排"一蘭拉麵"做為我們今天唯一的正餐, 第一次品嘗一蘭拉麵是前往福岡旅遊, 事隔2年, 期間我們品嘗過不少知名拉麵店, 這次剛好可以做個評比. 不過"一蘭拉麵"隱藏於巷弄中, 即使有地圖, 還是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

DSC06631.jpg

犒賞連續好幾天辛勞開車的老公一杯透心涼的啤酒

DSC06625.jpg

不太愛喝啤酒的我拿著裝裝樣子.

8172273648_8a13fa2c6d_o.jpg

期待已久的晚餐終於上場囉!

DSC06628.jpg 

老實說, 一蘭拉麵雖然是我喜歡的細麵條, 但不知是我沒多加點其他配菜, 還是這兩年來我嘴刁了, 總覺得少了這麼一味, 吃完後肚子還是空空如也 (阿棠說他每次比加點兩分叉燒, 所以可能真的是我的問題吧!), 一點吃東西的感覺都沒有.

步行回旅店途中經過名古屋最熱鬧的商圈--"榮町",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玩了6天已經累了, 還是我已經清心寡慾起來, 看到百貨公司和號稱日本最大的地下街, 我竟然一點逛街的欲望都沒有. 不過, 秋末晚上迎著風, 慢慢走回飯店到是個消磨時間的好方法.

 

 

<EN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ll6678 的頭像
    gill6678

    愛吃 愛玩 愛旅行的雙寶娃媽咪

    gill66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