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京都第四天, 太陽終於露臉. 我們搭乘 "地鐵屋丸線"由 "五条站"至 "丸太町"站, 到 "京都御苑".

"京都御苑"也就是日本皇室的御花園, 面積約65公頃. 明治維新後皇室東遷, 這裡變為歷史故地, 一直到西元1878年才作為國家公園對外開放. 不過, "京都御所"只在每年春 秋兩季的限定日子對外開放, 平日參觀則需事先向日本宮內廳申請. 我們沒碰上 "京都御所"對外開放的日子(通常是4/4~4/9), 事前又來不及申請許可, 只好忍痛錯過.

"京都御苑"木牌, 上面昭告已成為國民公園.

DSC07787.jpg

入口處因為沒有櫻花, 顯得人煙稀少.

DSC07789.jpg

走了一小段路, 總算在路邊看到櫻花和人群, 不過因為這邊真的是太寬闊了, 總覺得人還是稀稀疏疏.

IMG_2013.jpg

無聊的鐵蛋, 開始玩起變臉遊戲---裝無辜!  

DSC07791.jpg

裝兇狠!

DSC07792.jpg

我們在一條小徑入口處看到一株櫻花, 正準備拍攝時才發現原來是花山稻荷神社的入口處.

DSC07794.jpg

在建礼門大通看到一株巨大的枝垂櫻, 吸引不少巨砲級玩家駐足拍攝.

DPP_257.jpg

我們也在這拍張甜蜜全家福!

DPP_261.jpg

一個很可愛的日本小女孩看到我們, 一直向我討抱抱 (奇怪, 當媽媽後小孩緣突然變很好), 害他爸爸一直說SORRY. 這張圖是她爸爸佯裝要離去希望她能跟上, 但還是我的魅力比較強, 最後她爸爸不得不強行把她帶走.

鐵蛋一看到這個小女孩, 馬上害羞的往後跑.

1.JPG

一株櫻花樹夾在叢松樹群中, 蠻特別的!

DSC07797.jpg

又是一株爆開的櫻花樹. 萬里無雲的晴空, 怎麼拍, 怎麼好看.

2.JPG  

這邊不知道是梅林還是桃林, 能換換口味, 看看不同顏色的花朵也不錯!

DPP_262.jpg

DSC07802.jpg.jpg

IMG_2005.jpg

再來一張全家福!  

DPP_266.jpg

"宜秋門", 進去就是"京都御所".不過因為不是開放時間, 所以大門深鎖.

3.JPG

跟著人群走到這, 發現完全被櫻花包圍. 這株櫻花簡直扮演門口的角色.

4.JPG

6.JPG

IMG_2016.jpg

看久白色的枝垂櫻, 看到這株粉色櫻花, 突然覺得好迷人.

IMG_2017.jpg

大老遠帶鐵蛋來京都賞櫻, 沒想到竟開始發呆打呵欠, 真是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IMG_2019.jpg

鐵蛋: 媽咪, 沒辦法,我本來就是小牛啊! (鐵蛋生肖屬牛)

IMG_2021.jpg 

我們在京都御苑外頭攔了計程車直奔 "哲學之道", 避開和人群搶搭公車.

"哲學之道 (哲學の道)"是一條2公里長的溪邊小道, 沿途共種植約500株左右的關雪櫻. 櫻花名稱由來是因為畫家橋本關雪其夫人在此種植櫻花, 所以取名關雪櫻. 而這條路則因為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太郎經常在此散步冥想而得名, 並於1972年正式命名為 "哲學之道", 是 "日本之路百選"選定的散步道路.

今天真是幸運的一天, 不但晴空萬里, 連 "哲學之道"的櫻花都開了8成, 小溪溪面更映滿了櫻花倒影.

IMG_2037.jpg

步道旁不但種滿櫻花, 沿途也有許多石椅, 不虧是著名的散步步道.

IMG_2032.jpg

每一株櫻花都那麼茂密 那麼燦爛.

DPP_620.jpg

IMG_2033.jpg

偶爾也夾雜幾株不同顏色的櫻花.

IMG_2028.jpg

當然主要還是以白色為主.

IMG_2043.jpg

突然瞄到路邊竟然有風鈴草, 一串一串的隨風搖曳.

IMG_2045.jpg

路旁有好幾間冰淇淋店, 這麼好的天氣, 鐵蛋哪會放過!

IMG_2047.jpg

刻著 "哲學之道"的大石頭.

IMG_2050.jpg

連民宅旁邊的櫻花樹都開的那麼茂密, 真羨慕!

DPP_309.jpg

DPP_624.jpg

雖然還不到滿開, 但一陣風吹過還是吹落了不少櫻花.

IMG_2051.jpg

IMG_2053.jpg

這麼好的天氣, 當然有很多打扮時髦櫻花妹囉!

DPP_619.jpg

路邊有不少雅緻的咖啡簡餐店, 我也好想在這做坐喝上一杯香濃的咖啡!!

IMG_2056.jpg

IMG_2059.jpg

IMG_2060.jpg

IMG_2067.jpg

走著走著看到一間咖啡店門口有人排隊, 仔細一看原來是"Yojiya咖啡店".

IMG_2063.jpg

IMG_2061.jpg

小溪中竟然還有鴛鴦, 真是太不可思議.

IMG_2068.jpg

不知是誰在半山腰上架起了推車, 賞櫻累了的貓咪在在上頭打盹.

IMG_2073.jpg

IMG_20743.jpg

赫赫有名的 "南禪寺". 可惜大肚婆累了, 在一旁休息無力進去參觀.

DPP_314.jpg

沿途有許多寺廟, 我們都不知不覺得輕聲細語起來.

IMG_2075.jpg

沿著山路走著, 來到了近幾年很夯的 "蹴上鐵道". 我們剛到時, 鐵道上擠滿人潮.

IMG_2079.jpg

好不容易等一波人潮度過, 趕緊來一張全家福. 這張照片就看得出大肚婆的凸凸肚啦! (老公說怎麼我才來京都幾天, 整個肚子就凸出來了)          

DPP_326.jpg

"蹴上鐵道"雖然只是一條荒廢的鐵路, 但配上兩旁的櫻花樹, 頓詩情畫意起來.

DPP_330.jpg  

DPP_339.jpg

DPP_335.jpg

DPP_340.jpg   

"蹴上鐵道"繼續往前就可以走到 "平安神宮", 沿途有許多已經接近滿開的櫻花.

DPP_628.jpg

坐船賞櫻, 又是另一種風情.

DPP_342.jpg   

"平安神宮"是西元1895年為紀念平安建都1100年而興建, 裡頭供奉恆武天皇以及孝明天皇, 許多建築採5/8的比例, 務求重現平安都城的原始風貌.其中 "應天門"及 "大極殿"是平安都城 "大内裏朝堂院"的重現.

遠遠的看到一個紅色大鳥居 (高24.4公尺, 最下面的柱子的周圍有11.4公尺)就知道平安神宮到了.

DPP_344.jpg

突然看到一對新人坐著人力車而來, 想當然耳又成為大家競拍的對象.  

DPP_354.jpg

"平安神宮"前的水道旁也是開滿櫻花.

DPP_629.jpg

漂亮的櫻花妹.

DPP_630.jpg

鮮豔紅色的殿宇映照著滿地白砂雖然漂亮, 但不適合推車. 大肚婆我歷經一天奔波沒好好吃飯, 早就無力半推半拉將近8公斤的推車, 只好和鐵蛋坐在一旁休息, 讓老公自己四處走走. 可老公擔心我又要顧推車又要顧小鬼, 沒一會兒就晃回來, 提議先回飯店讓我休息片刻, 畢竟晚上還有 "清水寺"夜櫻這場硬戰要打.

DPP_365.jpg

DPP_367.jpg

DPP_631.jpg

DPP_633.jpg

走到哪都看得到滿開的櫻花.

DPP_635.jpg

難得見到一旁種植柳樹的小溪.

DPP_370.jpg 

趁天色還沒暗下來, 我們就先回飯店拿重裝備準備上山.

為什麼說 "清水寺"賞夜櫻是場硬仗呢! 因為太陽一下山, 風吹過來就有些刺骨 (這時的我超怕冷), 從 "八阪通"一路爬上 "二年坂" & "三年坂"對我這個常喘不過氣的孕婦來說真的很辛苦. 而且因為我自顧不暇, 扛相機 扛鐵蛋 (放棄帶推車)的重責大任就只能交給老公.

"清水寺"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 是西元778年由中國唐僧玄裝三藏的第一位日本弟子慈恩大師所創建, 主要供奉千手觀音. 由於曾經多次遭受祝融之災, 目前所見的 "清水寺"是1633年時依照原貌重建. 1994年, "清水寺"以身為古都京都文化財的一部分,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沿著 "八阪通"一路往上就可以到 "八阪塔". 塔高46公尺的 "八阪塔"是京都最古老的塔樓建築, 宮奉藥師如來佛.

DPP_372.jpg

超佩服日本的人力車, 明明是上山路, 不管載誰他們都可以飛奔上山.

DPP_373.jpg

轉到 "二年坂" "三年坂"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 人潮也開始湧現.

DPP_378.jpg

因為人潮真的太多, 大肚婆我只好閃到最邊邊的台階以策安全.

DPP_382.jpg

終於見到 "清水寺"氣勢非凡的 "仁王門", 感動ney....

"清水寺"的 "仁王門"是採用日本最正統的屋頂建築式樣--切妻式建築, 也就是一邊屋簷比較長, 屋脊將屋頂面縱分為二. "仁王門"後方就是 "西門"和奉祀子安觀音的 "三重塔".

DPP_400.jpg

左方是 "鐘塔", 右方是 "西門"和 "三重塔".

DPP_404.jpg

"三重塔".

DPP_407.jpg

DPP_410.jpg

燈光下的櫻花.

DPP_402.jpg

第一次賞夜櫻的鐵蛋興奮極了, 一直鬼叫鬼叫.

DPP_406.jpg

"清水寺"本堂寬19公尺 深16公尺, 依附錦雲溪懸崖峭壁而建. 是棟樑結構式寺院, 樣式十分樸素. 殿前的 "清水舞台". "清水舞台" 建造在斷崖之上, 使用139根高12公尺的櫸木並列支撐. 木頭架構而成. 寺院建築氣勢宏偉, 結構巧妙, 不用一釘一鐵, 超水準的接榫技術, 讓人讚不絕口. 其中寺中6層炬木築成的木台為日本所罕有.

"清水寺"位於高山上, 天氣好時可以遠眺京都市景.

DPP_414.jpg

DPP_413.jpg

DPP_416.jpg

DPP_421.jpg  

吹了1個多小時的冷風, 大肚婆我又冷又餓, 吵著要去附近頗有名氣的 "日月庵懷石料理".

"日月庵"位於熱鬧的清水坂上, 只是店面在一個小巷道中, 一不留神容易錯過. 上山時躲避人群我都挑石階最邊邊位置, 剛好瞄到招牌, 才有幸能找到.

DPP_395.jpg

我點了一份"日月懷石全餐".  

DSC07813.jpg

DSC07815.jpg

DSC07817.jpg

DSC07829.jpg

乍看之下, 原以為是烤麻糬, 吃了以後才知道是兩種不同口味的味噌豆腐. 

DSC07818.jpg

DSC07824.jpg

DSC07831.jpg

老公點蕎麥麵, 菜色也很豐富.

DSC07827.jpg

DSC07820.jpg   

DPP_389.jpg

DPP_390.jpg

DSC07822.jpg

DPP_391.jpg 

心滿意足的吃完這美味的一餐後發現時間已經晚了, 外頭又吹起陣陣涼風, 最後決定很奢侈的搭計程車回飯店, 結束一天奔波行程.

 

<EN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ll6678 的頭像
    gill6678

    愛吃 愛玩 愛旅行的雙寶娃媽咪

    gill66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