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蜜月旅行D1

#台北-->曼谷轉機-->羅馬-->梵諦岡

好不容易打點完婚禮所有雜事,終於可以打包行李去渡蜜月。

以往總是參加特價團的我們倆這次狠下心來花重金參加 "誠翔運通" 的義大利旅遊,畢竟蜜月就這麼一次,一定要留給自己一個美好的回憶!(事後證明,誠翔的義大利行品質超讚,除了含一餐米其林餐外,每天餐餐都有紅酒、參觀博物館也不用排隊,這多花的2、3萬真的很值得!)

台灣和義大利並沒有直航,中間得在泰國曼谷轉機。雖然已經半夜,但我們倆還是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趁轉機空檔玩自拍。超級興奮der!

歷經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折騰,抵達義大利時已經是4月3日的中午了。飽受飛機餐摧殘的我,終於可以用美食和美酒來認識這個美麗又浪漫的國度。

天空雖然陰陰的,有點快要飄雨的感覺,但無損我們高昂的興致。

ITALY (4).jpg

ITALY (5).jpg

在進入市區的路上,我們經過了"聖天使城"及 "聖天使橋"。

"聖天使城" 興建於西元123年,一開始是作為阻止西哥特人和東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後被當作監獄使用,最後改建成一座華麗的羅馬教皇宮殿,現在聖天使城堡已成為一座博物館。

"聖天使橋" 興建於西元134年,橫跨台伯河,橋兩側護欄上共有12尊天使雕像。這座橋表面用大理石鋪砌,有三個橋拱,目前僅供行人步行。

ITALY (6).jpg

 因為已經不早了,所以進城後沒先跑行程而是先解決午餐。我們在羅馬城外的一間當地人才會去的小餐廳享用午們在義大利的第一餐。

ITALY (10).jpg  

午餐菜單,完全看不懂。但光看這個menu就覺得好讚唷!

ITALY (7).jpg

看起來非常可口的Rotini,不過因為是義大利人口味,口感偏硬。套一句同團阿嬤的話:"導遊啊!你要和老闆說一聲捏,阿麵怎麼都沒有煮熟??"

ITALY (9).jpg

今天的主食是牛排,顏色像只有三分熟,但其實並不見血,是我敢吃的熟度,而且肉質很軟嫩。不過旁邊的歐洲芝麻葉真是苦到不行,連一向愛吃青菜的我都是皺著眉頭硬吞下去。

ITALY (11).jpg

既然吃著道地的義大利美食,怎能沒有紅酒相伴呢?雖然我不是紅酒狂,但入境隨俗,也是要每餐來上一杯!("程翔團" 的優點就是午、晚餐必能品嘗紅酒,有時導遊會自掏腰包加碼呢!)

ITALY (8).jpg  

甜點是我最....最....最.....愛吃的起司蛋糕!只一小口,嘴裡就被濃濃的起司味給淹沒,這真是太~好~吃~了!

ITALY (12).jpg

酒足飯飽後,終於可以開始今天的第一個行程--- "梵諦岡"。

途中經過 "義大利高等法院"。以前不懂得拍照,又拿著很陽春的傻瓜、又喜歡隔著玻璃窗拍照,真的很佩服當初的自己。 .

ITALY (14).jpg  

"梵諦岡" 是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國家,它不但是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更是是台灣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阿湯哥的 "不可能任務III" 也有在這裡取景唷!

沒有宗教信仰的我一直覺得梵諦岡離我很遙遠,以前只會關心教宗選舉時 "西斯汀禮拜堂" 會升起什麼顏色的煙,但沒想到現在的我卻和眾人一起排隊準備進入 "梵諦岡博物館"。

照片中長長的人龍就是排隊等著進入 "梵諦岡博物館" 的遊客。旅行社已經提早幫我們預約入內參觀,所以我們要 "靠右側排隊",沒有事先預約的民眾得 "靠左排隊"。不過因為人潮太多、不時會有人插隊 (直到今天才發現原來插隊這個壞習慣是不分膚色、人種),所以兩排人龍其實根本就黏成一條線。

ITALY (20).jpg

#梵諦岡 的國徽:兩把交叉的鑰匙和教宗的三重冠冕。

ITALY (21).jpg

看到這個雕刻就知道#梵蒂岡博物館 到了!左邊這位是米開朗基羅,右邊是拉斐爾。

ITALY (22).jpg    

不知道排了多久,終於進入室內,我也順利拿到門票!

ITALY (26).jpg

不過,經過911恐攻後,我們還得先經過X光線機才算真正進入 "梵諦岡博物館"。原本以為外面的人龍很可怕,沒想到,進去後真正的硬仗才剛要開始!

ITALY (25).jpg

梵蒂岡博物館共有3個開放式庭園,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興建於西元1506年、以這個大青銅製大松果 "Cortile della Pigna" 而命名的 "松果中庭"。

據說這個四尺高的 "Cortile della Pigna" 一開始是放在萬神殿旁,後來被移到聖彼得大教堂前庭,直到西元1608年才移到這裡。

ITALY (27).jpg

"松果噴泉 (Fontana della Pigna)" 原本位於萬神殿附近、毗鄰 "伊西斯神廟"。在中世紀移動到 "老聖伯多祿大殿" 的庭院,直到1608年才移到這裡。

ITALY (29).jpg

這是西元前四世紀的古埃及石獅。

ITALY (30).jpg  

"松果中庭" 內另一個醒目的藝術品就是在西元1990年由雕刻家A.Pomodoro所創作高達四公尺的金色球體(Sphere Within Sphere/Sfera con Sfera )。這個看起來很像地球卻又分裂的球體似被拉鏈密合起來代表兩圓同心,象徵和諧與和平。

"松果中庭" 內的草坪也是梵蒂岡內唯一的草坪。

ITALY (28).jpg

西元1817~1822年間,拉斐爾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了這棟希臘建築-- "新翼廳(Braccio Nuovo)",用來陳列那些新收藏的藝術品。

"新翼廳" 位於 "松果中庭" 對面,左右連接 "布拉曼特敞廊" 和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長廊,後面的圓頂建築就是鼎鼎大名的"聖彼得大教堂"。

ITALY (31).jpg

"庇護-克萊門蒂諾館" 內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八角庭院",主要是展示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珍藏品。

"底格里斯河河神 (statue of the river Tigris)":河神右手所持的甕裡頭有隻老虎,下方的噴泉水池是一個大理石棺,上頭浮雕描述希臘士兵和亞馬遜人作戰的情況。

ITALY (35).jpg

西元前1世紀的作品#勞孔 雕像,描述特洛伊的祭司勞孔和其兩個兒子被眾神派出的巨蟒纏繞。

ITALY (34).jpg  

八角庭院屋頂。

ITALY (37).jpg

#謬斯女神廳 Sala delle Muse:主要陳列於西元1775年出土的 "阿波羅和繆斯女神" 群雕像。
ITALY (38).jpg

ITALY (39).jpg

#圓形展廳 Sala Rotonda 的建築概念來自於大家熟知的 #萬神殿,裡頭陳列的大多是希臘神話中神的雕像,一共有10尊全身 8尊半身雕像。

ITALY (42).jpg

這個鍍金的雕像就是手上拿著獅皮的 #大力士海利克斯。

ITALY (45).jpg    

ITALY (43).jpg

ITALY (44).jpg

ITALY (46).jpg

#希臘十字廳 Sala a Croce Greca 擺放了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 Elena的石棺,上面雕刻的是羅馬騎士打敗異教徒的圖案。另一側有他女兒科斯坦扎 Costanza的石棺。
ITALY (47).jpg

#豐饒女神 狄米特:是#燭台陳列廊 Galleries of the Candelabra 中最著名的希臘神話雕像,上半身的多乳房及下半身的公牛牛頭代表雌雄同體、生生不息。

ITALY (53).jpg

在梵蒂岡博物館中連天花板都充滿了震撼人心的畫作,千萬不能放過唷 !

ITALY (52).jpg

看似浮雕的天花板其實也是人工描繪的畫作。

ITALY (60).jpg

#掛毯陳列廊 Galleria dei Quadri:牆上掛著由人工繡出來描繪耶穌生平事跡的19 幅的壁毯,約有四到五百年的歷史。
ITALY (59).jpg

ITALY (61).jpg

#地圖陳列廊 Galleria delle Corte Geografiche 中共有40幅圖誌,描繪義大利各城市及沿海島嶼的地形圖解。

ITALY (63).jpg

接著我們來到由四間房間所組成的#拉斐爾畫室 Stanze di Raffaello。

#拉斐爾畫室 和 #西斯汀禮拜堂 內米開朗基羅的穹頂畫,構成標誌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盛大的壁畫系列。

進入這些房間後,由東向西會陸續經過 #君士坦丁大廳 Sala di Costantino、#伊利奧多羅廳 Stanza di Eliodoro、簽字廳 Stanza della Segnatura、#博爾戈火災廳 Stanza dell'Incendio del Borgo,其中最大的就是 #君士坦丁大廳。

~~君士坦丁大廳~~

#十字架顯聖 描繪當君士坦丁出征他的對手馬克森提烏斯時,巨大的十字架向他顯現的傳奇故事。

ITALY (68).jpg

#基督教的勝利 十字架前面破碎的是異教徒的雕像,代表基督教的勝利。

ITALY (66).jpg  

~~伊利奧多羅廳 Stanza di Eliodoro~~

#良一世與阿提拉的會議 描繪了歷史上有名的良一世和阿提拉的會議,包括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在天空持劍的圖像。

ITALY (73).jpg  

#解救聖伯多祿 分為三段,描繪了使徒行傳十二章所記載的聖伯多祿被一位天使解救出獄的故事。

ITALY (71).jpg  

天花板。

ITALY (72).jpg  

~~簽字廳 Stanza della segnatura~~

#雅典學院 是拉斐爾最著名的一幅畫。圖中身處正中央手指著天上的老人就是柏拉圖,一旁手掌向下的大鬍子是亞里斯多德,兩人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

畫作右下角有一位戴著黑色貝雷帽的就是拉斐爾本人。

ITALY (74).jpg  

#帕那蘇斯山 描繪阿波羅和繆斯女神被古代和拉斐爾時代的詩人所環繞。

ITALY (77).jpg

最後來到的是以米開朗基羅的穹頂畫 #創世紀 及壁畫 #最後的審判而聞名的 #西斯汀禮拜堂,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西斯汀禮拜堂 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是依照列王紀第6章所描述的所羅門神殿比例 (60:20:30)所建。

穹頂中心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是#米開朗基羅 的代表作。

#最後的審判 取材於 "新約聖經 啟示錄"中的故事,描繪世界末日來到時耶穌再臨,並親自審判世間善惡。

ITALY (79).jpg

#創世紀 取材於 "聖經"的開頭部分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

ITALY (81).jpg

ITALY (83).jpg

P.S.以上解說部分參考維基百科.

離開 #梵諦岡博物館 後,我們步行前往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St. Peter's Basilica。

#聖彼得大教堂 興建於西元1506年至1626年,歷經了176年共12位世界著名的建築或藝術大師參予設計及興建,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是天主教教會最重要的象徵之一。

復活節將近,廣場上擺滿了復活節彌薩用的椅子。

ITALY (121).jpg

ITALY (123).jpg  

#聖彼得廣場 是貝尼尼花了十一年時間建造,由280根大理石長柱構成的半圓形的柱廊廣場象徵神愛世人,將所有的信徒都圈在他愛的被膀中。長柱上有142尊朝聖者的雕像,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長廊上方 (圖中央偏右處) 還可以看到貝里尼庇護教皇Alexander VII的徽章。

ITALY (113).jpg

#聖彼得廣場 上矗立著一個高25.5公尺 (加上底座為41公尺)的方尖碑,尖碑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這個方尖碑在西元37年由羅馬皇帝利戈拉 Gaius Caligula 從埃及運來放在尼祿皇帝設置的競技場中,做為馬車競賽時的折返點。西元1586年教皇Sixtus V 採納 Domenico Fontana建議,將方尖碑搬到現在的位置做為聖彼得殉教的見證。

馬德諾設計的噴泉。

ITALY (118).jpg  

ITALY (119).jpg

教堂屋頂有基督和12門徒的雕像。

ITALY (115).jpg

正中央的陽台是教宗發表演說的地方。

ITALY (106).jpg  

廣場上還有另一個一定要看的焦點,那就是負責保護教廷和教皇的瑞士近衛隊。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在西元1527年 "羅馬之劫"中為了保護教皇而犧牲的147名士兵,而後教廷就雇用瑞士近衛隊至今。

ITALY (108).jpg

ITALY (109).jpg  

#聖彼得廣場 面對 "協和大道" ,離開廣場就算離開了 #梵蒂岡。協和大道上大多都是各國駐教廷的大使館,台灣大使館也在這裡。

ITALY (104).jpg

看完 #聖彼得廣場,接下來就要參觀位於 "世界上最小國家中、世界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 內最著名的就是教堂中央米開蘭基羅以教堂十字型平面的中心點所設計直徑達42米、頂高約138米的半球形穹窿拱頂。

這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內側。

ITALY (89).jpg   

#聖彼得大教堂 中有三寶:聖殤像、青銅聖體傘、聖彼得寶座。

首先看到的是#聖殤像 Pieta。

#聖殤像 是西元1496年米開朗基羅應法國紅衣主教之邀創作的雕塑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也是他唯一的一件署名作品 (聖母胸前衣帶上有其署名)。

#聖殤像 故事題材來自 "聖經",描繪聖母瑪莉亞懷抱著被釘死的基督時悲痛萬分的情形。基督躺在聖母雙膝間,肋骨上有一道傷痕,頭向後垂,右臂搭在聖母右膝上。聖母穿著長袍和斗篷,左手向後伸開、右手托著基督。作品顯示出耶穌的犧牲和聖母的悲痛及堅強。

ITALY (88).jpg

#青銅聖體傘 Baldacchino:興建於西元1624年,高達29公尺、重3.7萬公斤,由四根20公尺高的圓柱支撐,覆蓋在聖彼得墳墓正上方,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銅製藝術品,也是大師由貝尼尼25歲時的作品。  

ITALY (101).jpg

教堂內還有歷代教宗墳龕。

ITALY (87).jpg

#聖彼得寶座:中央有象徵傳遞神的訊息的鴿子。鴿子象徵天主,由此輻射出12条線代表耶穌的12個門徒。

ITALY (102).jpg     

告解室。

ITALY (95).jpg

逛完梵諦岡這個充滿文化、歷史與驚奇的國家,我們終於要回飯店休息了!逛完梵蒂岡博物館後我的脖子和雙腿已經痠到不行,好需要軟呼呼的棉被和床!

今天住宿的飯店位於羅馬城外的山坡上,占地廣闊,飯店正門有個大大的迴車道,一眼望去非常氣派。因為地勢較高,站在飯店後陽台上俯瞰,整個山區風景一覽無遺。
飯店內部裝潢走的是古典風,房間是走小巧溫馨鄉村風!

晚上住在羅馬城外山上的一間大飯店,晚餐也在這邊享用。今天整理照片時竟然發現晚餐照片少了一張@@....

ITALY (127).jpg

ITALY (129).jpg

飯店一角,看到這軟軟的沙發就忍不住窩上去,因為我的腳真的是累癱了!

ITALY (132).jpg

ITALY (137).jpg
    

 ~~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ll6678 的頭像
    gill6678

    愛吃 愛玩 愛旅行的雙寶娃媽咪

    gill66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